天主教教理0535-0550朗讀 •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0535-0550 in Mandarin Chinese
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0535-0550 in Mandarin Chinese
天主教教理0535-0550朗讀 •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0535-0550 in Mandarin Chinese
天主教教理0535-0550朗讀
天主教教理
卷一
信仰的宣認
第二部分
第二章
第三條
第三節 基督生平的奧跡
三、耶穌公開生活的奧跡
耶穌受洗
535. 耶穌的公開生活,是若翰在約但河為祂授洗時開始的。若翰「宣講悔
改的洗禮,為得罪之赦」(路 3:3)。一大群罪人:稅吏、軍人、法利塞人、撒杜塞人及娼妓,都到他那裡去受洗。連耶穌也來受洗,若翰猶豫不決,但耶穌堅持著,終於受了洗。於是聖神藉鴿子的形象,停在耶穌身上,「並有聲音從天上」說:「這是我的愛子」。這是耶穌作為以色列的默西亞和天主子的顯示 (Epiphany)。
536. 耶穌受洗,是祂接受及開始祂那受苦僕人的使命。祂讓自己與罪人們
並列,祂已是「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」(若 1:29),並提前了祂那殘酷死亡的「洗禮」,祂來原是為了「完成全義」(瑪 3:15),就是完全服從天父的旨意:為赦免我們的罪而甘願為愛的緣故接受死亡的洗禮。對祂的這種接受,父的聲音宣告說,完全喜愛祂的兒子。耶穌自成孕之初已完全充滿的聖神,從天降下及停留在祂身上。耶穌為全人類將是聖神的泉源。祂受洗時,因亞當的罪而被關閉的「天為祂打開了」(瑪 3:16);水也因耶穌和聖神的降下而被聖化,是新創造的前奏。
537. 基督徒藉聖洗聖事而與基督同化,祂藉自己的洗禮提前了祂的死亡和
復活。基督徒應進入謙卑的自我貶抑和悔改的奧跡,與耶穌一起浸入水中,好能同祂一起上來,由水和聖神而重生,在聖子內,成為聖父鍾愛的兒子,「在新生活中度生」(羅 6:4):
聖額我略‧納祥,《演講》:我們藉洗禮與基督一同進入墳墓,好能與祂一
起復活;我們與祂一起下降,好能與祂一起上升;我們與祂一起上升,好
能與祂一起受顯揚。
聖依拉利‧波亞帖,《瑪竇福音詮釋》:在基督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使我們明
白,在浸水後,聖神從高天飛向我們,並且有父的聲音接納我們,成為天
主的子女。
耶穌受誘惑
538. 福音敘述耶穌在接受若翰的洗禮後,隨即有一段時期獨自退居曠野:
耶穌在「聖神的催促」下,留在曠野裡禁食四十天之久,與野獸在一起,並有天使服侍祂。這段時期行將結束之際,魔鬼前來三次誘惑祂,企圖動搖祂以天主為父的態度。耶穌擊退了這些攻擊──它實際上綜合了亞當在樂園裡及以色列在曠野中所受的誘惑,於是魔鬼就離開祂,「再等時機」(路 4:13)。
539. 聖史們揭露了這宗奧妙事件的救贖意義。耶穌是新的亞當,在受誘時
屹立不搖,而第一個亞當則順從了誘惑。耶穌完全履行了以色列的使命:一反過去在四十年曠野旅途中激怒天主的人,基督顯示自己為天主的僕人,在一切事上服從天主的旨意。這樣,耶穌就成了魔鬼的征服者:祂把「壯士捆起來」,然後劫掠他的家。耶穌在曠野裡對誘惑者所取得的勝利,提前了祂藉苦難所取得的勝利,這苦難是祂以赤子之愛服從天父的至高表現。
540. 耶穌所受的誘惑,顯示出天主子是默西亞的意義是甚麼,它與撒殫給
祂提出的以及人們希望給祂的那種意義截然不同。因此,基督為我們戰勝了那誘惑者:「因為我們所有的,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弱點的大司祭,而是一位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,受過試探的,只是沒有罪過」(希 4:15)。教會每年藉四十天的四旬期,與耶穌在曠野的奧跡聯繫一起。
「天國已臨近」
541. 「若翰被監禁後,耶穌來到加里肋亞,宣講天主的福音說:『時期已
滿,天主的國臨近了,你們悔改,信從福音吧!』」(谷 1:15)。「基督為承行聖父的旨意,在世上揭示了天國」,如今,聖父的旨意是「提拔人類,分享天主的生命」。祂為進行此事,把人類聚集到祂的聖子、耶穌基督身邊。這個會眾就是教會,她在世上成了「天國的幼芽和開端」。
542. 基督是在「天主之家」聚會的人群的中心。祂以自己的言語、藉昭示
天國的徵兆,並派遣門徒,召集人們來到祂身邊。祂尤其藉自己逾越的偉大奧跡:即是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和復活,實現祂神國的來臨:「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,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」(若 12:32)。「所有的人都奉召與基督合一」。
天國的宣告
543. 所有的人都被召進入天國。此默西亞王國首先宣告給以色列的子民,
但這是為接納天下萬邦的人民而建立的。為能進去,必須接受耶穌的訓誨:
主的訓言好比播在田裡的種子:凡以信德聆聽訓言,加入基督小小羊群的,就接受了天主之國。然後種子就以本身的能力發芽茁壯,直到成熟。
544. 天國屬於貧窮人和弱小者,即那些以謙虛的心去接受它的人。耶穌被
派遣,「是為向貧窮人傳報喜訊」(路 4:18)。祂稱他們為有福的,因為「天國是他們的」(瑪 5:3);天父喜歡把那些對智慧和明達的人所隱瞞的事,啟示給「小孩子」。耶穌從馬槽到十字架,一直分擔窮人的生涯;祂忍受飢餓、口渴和貧乏。而且,祂更與各類的窮人認同,並把為他們所作的愛德善工,作為進入天國的條件。
545. 耶穌邀請罪人去赴天國的喜宴:「我不是來召義人,而是召罪人」 (谷
2:17)。祂請他們悔改,否則不能進入天國,但在言行中卻向他們顯示天父對他們的無限仁慈,以及「對一個罪人的悔改,在天上所有的歡樂」(路 15:7)是極大的。這種愛情的最好証明,就是祂為「赦免罪過」 (瑪 26:28)將犧牲自己的生命。
546. 比喻是耶穌訓誨的特色,祂用來召叫人進入天國。祂利用比喻請人赴
天國喜宴,但也要求一個基本的選擇:為獲得天國,必須「賣掉」所有的一切;只憑口說不夠,還需有行動。比喻對人來說有如鏡子:他像一塊旱地,或是像一塊好地接受聖言呢?他如何利用所接受的天賦呢?耶穌和天國在此世的臨現,隱藏在這些比喻的核心。必須進入這天國,意即成為基督的門徒,才能「知道天國的奧秘」(瑪 13:11)。對於那些「外人」,一切都是謎。
天國的徵兆
547. 耶穌以許多「德能、奇跡和徵兆」(宗 2:22),來証實自己的訓誨,這
些奇跡和徵兆顯示出在祂身上天國已臨現了。它們証明耶穌就是所預許的默西亞。
548. 耶穌所行的奇跡,証明是父派遣了祂,它們促使人們信服祂。那些以
信心求祂的人,祂答允他們所求的。於是奇跡使人對那位履行天父事業者的信德,更為堅定:它們証實祂是天主子,但也可能成為一些人絆倒的原因。奇跡不在於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或奇幻的願望。雖然祂的奇跡是這麼明顯,但耶穌仍被某些人拒絕,甚至被人指控祂藉魔鬼的能力行奇跡。
549. 耶穌把一些人由飢餓、不義、疾病和死亡的人世痛苦中拯救出來,藉
此展示了默西亞的徵兆;但祂並非來消除此世的所有痛苦,而是把人類從更大的奴役,即罪惡的奴役中,拯救出來,因為罪惡妨礙他們作為天主子女的召叫,並造成世上種種的奴役。
550. 天國的來臨挫敗了撒殫的王國:「如果我仗賴天主的神驅魔,那麼,
天主的國已來到你們中間了」(瑪 12:28)。耶穌藉驅魔使一些人擺脫了魔鬼的控制,提前了耶穌對「這世界元首」(若 12:31)的偉大勝利。天主的國將藉著基督的十字架而正式建立:「天主已在十字架上為王」
~~~~~~~~~~~~~~~~~~~~
天主教教理 播放列表:
~~~~~~~~~~~~~~~~~~~~
#天主教教理 #天主教 #教理 #天主教教理朗讀 #朗讀 #朗读 #耶穌 #耶稣 #基督 #福音 #基督信仰 #信仰 #catechismofthecatholicchurch #catholic #catholicchurch
1 Comment
天主教教理 播放列表: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8VvmAKzCYRbdlAULhCvbG7Yu5mWvpFPZ